首页 > 资讯 > > 内容页

河南专职哭灵人,一年哭70场磕头上万次,已买车买房,组建公司

2023-05-29 22:18:35 来源:东方资讯 分享到 :

如果有机会路过河南乡村葬礼,你会看到奇异的一幕。

棺材前跪着一个女子,她身着全白的丧服,头上还簪了一圈白花,脸上的妆也是白得吓人。


(资料图片)

只见她嗷嗷大哭,嘴里念叨着逝者的生平,寄托着对逝者的哀思。

现场的人看到了,被她的情绪感染,眼泪止不住地流。

你也许会感叹一句,这家的亲属对逝者的感情可真好啊,逝者离世后竟然哭得那么伤心,让人闻者伤心听者流泪。

而旁边的人听到了你的话,却会和你说:“跪在地上哭的女人和逝者可是一点血缘关系都没有,她是职业的哭灵人”

俗话常说“三百六十行,行行出状元”。而放在现代社会,现在的行业可不止三百六十行了,许多新兴行业如雨后春笋,层出不穷,职业哭灵人就是其中之一。

“哭灵人”就是帮助逝者家属在葬礼上痛哭寄托哀思的人,有些人或许会觉得这个职业太晦气了,天天泡在葬礼中。

但你知道吗?职业哭灵人哭一场可以赚几百到上千元不等。

拼一点的哭灵人,一年都可以赚几十万!

哭灵人背后又有什么故事呢?

初接触哭灵行业,心中种子萌芽

在河南偃师有一位小有名气的哭灵人,名叫武会霞。

武会霞五十来岁,做哭灵人已有十余年。偃师十里八乡谁家有丧事了,都会请武会霞来“哭一哭”,久而久之,地方人都说“葬礼可以少几个孝子贤孙,但不能少武会霞”。

武会霞从事哭灵的十余年,名气虽然也打开了,但是嗓子也因为哭喊得太多,变得嘶哑难听。长时间的沉浸在“哀伤”的情绪了,她的面容也非常憔悴。

最严重的是,武会霞的亲人朋友并不理解她做这一行,觉得很是晦气,也疏远了她。

但如果问武会霞“你后悔吗?”,她只会坚定地摇摇头,说:“不会”

武会霞是怎么走上哭灵人的道路的呢?

图 武会霞

武会霞是河南偃师某村庄的人,她16岁的时候就嫁给了现在的丈夫,和所有普通的农妇一样,她的前半生操劳辛苦,每天都为了一日三餐所奔波。

武会霞有三个孩子,公婆年纪大了也帮衬不了什么,而且婆婆还瘫痪在床,上有老下有小,一家人日子过得很是清苦。

因为要照顾老人和小孩,武会霞和丈夫并不能像村里其他人一样,到城里打工,只能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生活。

可家里这么多张嘴要吃饭,婆婆的病还需要吃药,而种地是靠天吃饭,微薄的收入根本无法支撑起全家的开销。

日子一天天地过去,孩子长大了上学,婆婆的病愈发严重,要花钱的地方也越来越多,武会霞和丈夫成日愁容满面。

一天,武会霞去镇里给婆婆买药,回家路上正好路过一个正在办葬礼的人家。

这户人家房屋前的空地上摆着一口棺材,棺材前的香案上摆放着各种贡品。

亲属们围着站了一圈,都在看跪在棺材前的一个女子。

武会霞还没走近人群仔细看清这名女子,就已经听到这女子声嘶力竭地哭喊着:“娘啊娘,你咋走得这么早啊,女儿还没孝敬您,您撒手人寰弃儿去啊”

等到武会霞挤到人群中看到的那名女子后,惊呆了。

那名女子的脸化着极白的妆,嘴巴却涂得很红,眼皮上的眼影随着泪水冲刷下来,脸上一道一道地红印迹,看着可怖吓人。

看着虽然吓人,但是女子嘴里说的话却很感人,她用通俗易懂的话讲述了去世老人的生平,声泪俱下地表达了对老人的思念和缅怀。

武会霞看到周围的人都感动得落起泪来了,她自己眼眶也热热的。

她正感叹着这家的女儿真是孝顺啊,却听到旁边的围观群众附和她道:“是啊,真孝顺,请来这么一位好哭灵人”。

什么?武会霞惊呆了,原来哭灵的人不是这家的女儿,而是一个请来的......“演员”?

武会霞也不是不知道家乡的“哭丧”习俗,但她村里一般都是家中直系血亲来“哭”,镇上竟然还会请人来哭灵吗?

学习成为哭灵人,逐渐打出名气

更让武会霞震惊的是,哭灵人哭一场下来,能够赚几百块!

几百块当时对武会霞来说,几乎是家里两个星期的开销了。

就这么哭一哭,就能赚这么多钱?

武会霞内心疑惑且兴奋着,如果她也去做哭灵人,家中的困境岂不是迎刃而解了?

武会霞从小嗓门就大,共情能力也强,听到别人悲惨的故事,也能哗哗流下泪来,为此丈夫还经常笑她爱哭。

武会霞等葬礼结束后,便迫不及待地去问那名哭灵的女子,是不是真的赚那么多?

女子向她比了个“七”的手势,便笑笑离去。

武会霞一路小跑地回家,她兴奋地和丈夫分享着这件事情,而丈夫却皱了眉,忍不住骂武会霞。

“哭灵?那不就是要和丧事沾边?这么晦气,我妈还在躺着呢你让她怎么想?她还没死你就着急哭?”

武会霞满脑子都是哭灵人高昂的报酬,她顾不了这么多了。

她抓住了丈夫的肩膀,第一次严肃地反驳丈夫:“一场七百,是七百!不是七十,哭一场妈一个月的药钱和孩子们读书的钱就都有了”。

虽然丈夫不置可否,但是态度好歹松动了一些,面对家庭的困难,一天赚七百块的诱惑力太大了。

就这样,武会霞从此就走上了哭丧的道路。

收拾好家里的活儿后,武会霞便来到了镇上一家专门承办丧事葬礼的殡葬公司,面试哭灵人一职。

那么专业的哭灵人就十分有存在的必要了,因为他们哭得够真,感情充沛,感染力极强,还能用简单的话语将逝者的生平缓缓道来,让在座的所有人都能够和家属感同身受。

在外人看来,一场葬礼如果能将对逝者的哀思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,那更能反映出这家的孝道,这也是职业哭灵人存在的理由之一,和是不是亲属亲自哭,外人哭会不会弄虚作假并没有太大的关系。

结语

一场体面的葬礼,既是对逝者的尊重,也是对生者的安慰。

职业哭灵人的存在增强了这种“尊重”和“安慰”,事情由专业的人做,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

哭丧哭得好,也能体现家属对逝者的追思和对葬礼仪式的敬重,也能通过哭灵人表达出自己羞于表达的情感。逝者已逝,生者收拾好心情后才能继续努力面对生活。

而且职业不分贵贱,哭灵人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才有高薪的报酬,同时他们也要付出健康的代价,不管怎么样都值得尊重。

她在面试之前也做好了准备,结合她母亲去世时的经历,自己写了一些词。

当她边哭边念词时,公司的负责人被她打动了。

武会霞声音够大,眼泪够真,情感够充沛。

就凭借这三点,她已经成为了合格的哭灵人。

但是哭灵人的规矩很多,公司一开始并没有让武会霞直接上阵哭灵,而是跟着公司的其他前辈学习规矩。

一场好的哭灵仪式最重要的就是哭得真情实意,演得有感染力,讲究一个“情假泪真”。

在准备哭灵之前,要问好主家关于逝者的生平信息,以及直系亲属对其的感情故事,然后要将这些事情编好唱词,结合戏腔,用戏剧演绎的方式表达出来。

同时还得注意一些忌讳,学习一些丧葬的礼仪。

跟着师傅干了一段时间的武会霞,很快便将哭灵要点融会贯通了,她迎来了自己的第一场哭灵。

可理论终归是理论,当真要上阵的时候,武会霞却发现没那么容易,大家都注视着她,她很紧张,也代入不了感情,哭不出来。

难道要出师未捷身先死了吗?武会霞不肯放弃,她咬着牙,硬着头皮开始了。

她看着逝者的遗像,想起了自己离世的母亲,她发现这位逝者眉眼有一些像母亲,又想起母亲含辛茹苦照顾一大家子,还没享福就去世了,她渐渐地红了眼眶。

情感到位后,一切都水到渠成,武会霞开始哭灵,将背好的词都充满真情实感地一一念了出来。

母亲离世太早,自己没了母亲受尽婆家的委屈,也没有人可以诉苦。家里过得紧巴巴的,自己一件衣服穿七八年也舍不得换新的,丈夫有时候还责怪自己不会养家。

想到这些武会霞哭得更伤心了,仿佛要把生活给她的压力全都哭出来。哭到动情处,武会霞跪下磕着头,头发也乱了,妆也花了,到最后更是直不起身子,站不起来,还得由同事扶起来。

这场哭灵仪式极其成功,武会霞不仅拿到了700块的工钱,因为表现得好,主家又多给了300块,公司抽成了一些后,也还剩大几百。

武会霞拿着这个钱,抹了一把还未干的眼泪,笑了出来。

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,武会霞成为一名合格的哭灵女。

因为她优秀的表现,也逐渐有了名声。

武会霞每年至少哭70场,磕头上万次,忙的时候一天就要哭两场。

十里八乡各种东奔西跑,膝盖就没有白净过,全都是青紫一片。

久而久之,嗓子嘶哑得厉害,还得常备着润喉药。

但一切都是值得的,从事哭灵的这些年来,武会霞解决了家中经济困难的问题。

生活条件好了,婆婆的病也得到了妥善的医治,一开始反对的丈夫也理解了她。

但武会霞又面对了一些新的问题,那就是亲朋好友和街坊四邻的议论。

无愧于心,踏实工作建立团队

亲朋好友自从知道武会霞从事哭灵职业后,都不爱来她家拜访了。

在他们看来,武会霞的工作很晦气,整天和葬礼打交道,还作为逝者的“女儿”去哭灵,搞不好鬼魂还会来找她。

街坊四邻看到武会霞穿着戏服,化着白脸妆出门,就忙不迭地躲回家去,连招呼都不和她打了。

她的三个子女被同学问起,母亲是什么工作时,也很不好意思,根本不敢回答。

但武会霞丝毫不觉得有什么好羞耻的地方,她赚的每一分钱都是通过自己努力得来,不偷也不抢,是自己应得的。再说了,晦气不晦气都是无稽之谈,生老病死都是人之常情。

尽管武会霞面对着流言蜚语,但在她心里,她的工作不仅能够让她获得足够的钱养家,还十分有价值,她帮助那些对逝者说不出心里话的人们,表达了自己的内心,寄托了对逝者的哀思。

再多的声音,也击退不了武会霞。但凭旁观者如何言语,武会霞家里的条件确实实打实地变好起来。

亲朋好友和街坊四邻看着武会霞家,建了新楼,买了新车,子女们也上了好学校,瘫痪的婆婆也愈发红光满面,身体硬朗起来。

渐渐地,村里贫困的人家也开始羡慕起武会霞,更有一些人忍不住向她讨教,拜入她的门下,要和她学习哭灵,改善家里的困境。

武会霞来者不拒,帮助他们就像帮助当年窘迫的自己。

后来,武会霞便从公司退了出来,组建了自己的哭灵团队,继续为有需求的人家服务着,渐渐把名声和影响力都打响了。

哭灵仪式为何需要职业哭灵人?

在古时候,面对“死亡”这个话题,世人的观点一直都是肃穆且忌讳的。死后的世界是未知的,对死亡的恐惧是真实的,只有将死亡的恐惧驱散,才能更好地面对生活。

于是就有了很多和“死亡”有关的丧葬习俗,人们迫切希望能够通过各种仪式,让逝者能够体面且安心地离去,在“阴间”能够庇佑后世子孙。

而“百善孝为先”,在古人看来,葬礼也是体现孝道的一面镜子,只有子女在长辈的葬礼上,哭得够伤心,感情够真,那么才是真的“孝道”。

既然哭灵一般都是由逝者亲属来做,那么为什么会需要职业的哭灵人呢?这样“弄虚作假”有利于缅怀逝者吗?

人是复杂的动物,哭和笑都不一定代表真实的感情。每个人宣泄“悲伤”的方式不一样,有些会嚎啕大哭,有些会默默流泪,也有一些人在当下并没有什么“过激”的情绪反应,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伤心。

如果有一些人在亲人离世时,哭得太过晕了过去,或者哭不出来,不好意思在众人面前哭,那么就需要有人能够接上,完成“哭丧”的仪式。

而且葬礼事宜繁多,亲属们往往需要承担巨大的压力,如果还需要耗尽心力大哭一场,那葬礼事宜就没有精力解决了。

还有一个原因是,葬礼是各路亲朋好友缅怀逝者的仪式,无论亲缘关系远近,参与葬礼的人很多,甚至十里八乡的人都会来。如何让这么多人了解到逝者的生平,一起参与到对逝者的缅怀中,最好的方法就是有人能够在哭灵的时候将故事讲述出来。

推荐阅读